close

日 前,中國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在北京國家博物館舉辦, 上海的顧繡、竹刻、鑼鼓書、滬劇、 江南絲竹及黃道婆的手工棉紡技術等都參展了。但有幾千年歷 史的中國香道卻無人識得。劉良佑教授最最擔心的是, 一旦被日本人搶了先手,那麼這門極純粹、 極高雅的中國藝術就徹底煙消雲散了。

香文化在中國的流行路徑


近兩年來, 由大師級人物帶隊的日本香道代表團頻頻訪問中國的北京、南京、 天津、廣州等城市,他們既是來尋根,又是在摸底。 但我堂堂大中國一時竟找不到華山論劍的對手, 許多研究中國古文化的專家壓根兒就不知道什麼叫作香道。


劉良佑得知這個消息後感到非常羞愧和沮喪。 但同時他又表示,即使他與日本香道專家面對面, 也不會與他們交手。因為單刀赴會是很難取勝的, 在大陸我沒有助手


據他透露,在臺灣也不過十來個人算得上香道研究者, 其他人不過是燒錢。玩香道需要文化積累,需要靜下心來, 當然也需要很多錢。他問記者:大陸人準備好了沒有?


劉良佑是臺灣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的教授, 前不久應邀在上海博物館做研究工作, 挖掘整理中國的香文化也是題中之事。 上博舉辦周秦漢唐文明大展時,設專館陳列何家村唐代窖藏金銀器。 陝西方面的專家將一些精美的器物解讀為茶具和煉丹用的器物。 劉教授則認為:其實它們是用於聞香的。為此他專門寫了一篇題 為唐代香文化與法門寺出土香事文物之探討的論文,送交周秦 漢唐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其中的發現和觀點使與會者大為驚訝。


最近,北京故宮珍寶展又在上海博物館舉辦,你去看看按 原樣佈置的乾隆皇帝的三希堂,兩扇門上就有幾件香具, 許多人都誤以為是印盒或其他文具了。劉教授提醒記者。他還說,不 少人聽說香,就以為是宗教用的香,其實它只是香學中很小的範疇。 中國人用香是很早的,漢代之前用香以湯沐香、禮儀香為主, 漢魏六朝則流行道家學說,博山式 的熏香文化大行其道。隋唐五代不僅用香風氣大盛, 又因為東西文明的融合,更豐富了各種形式的行香諸法。宋元時, 品香與鬥茶、插花、掛畫並稱,為上流社會優 雅生活中怡情養性的四般閒事'。專門研究香的來源、載體、 工具和制香法的各式香書、香譜也在此時出現。至明代, 香學又與理學、佛學結合為坐香'課香', 成為叢林禪修與勘驗學問的一門功課。佛門與文人營建香齋、 靜室與收藏宣德爐成為時尚。清三代盛世,行香更加深入日常生活, 爐、瓶、盒三件一組的書齋案供以 及香案、香幾成為文房清玩的典型陳設。但到後來, 隨著國勢的衰退及西方文化的侵入, 香道日漸退出貴族和文人的清閒生活。


記者曾在周秦漢唐文明大展中看何家村窖藏品裏有一件透雕 五足三層銀熏爐,還有一件葡萄花鳥紋銀香囊。 這說明當時不僅室內設躡席、熏爐、香案(見《新唐書·儀 衛志 》),貴族婦女身上也佩香具。而史書記載,在漢代已有此種香囊, 只是實物最早的為唐代。劉教授對此表示同意, 他開了一份表格給記者看, 從唐高祖的618年至唐德宗的791年,通川、雁門、順化、 南海、上洛諸郡及屬國向唐宮廷進貢香料數十次, 這僅僅是見諸文獻的。


目前在上海文物市場偶爾有見戰國時期陶質博山爐、 清代的瓷質聞香爐、插瓶等物,但大多數收藏家對此不知出處。 甚至在中央電視臺的《鑒寶》節目中,一位專家也將均窯插瓶鑒定為筆筒


劉教授還說,古代中國的香席活動強調:淨心契道, 品評審美,勵志翰文,調和身心這四種品德。在唐詩宋詞裏, 有許多地方描寫到了香席的場景及感受, 只是後人都把它與熏香搞混了。


像唐代士大夫那樣聞香並感悟著


那麼古人的聞香儀式和場景又是如何的呢? 為再現歷史場景,劉教授特地邀請記者到他家去體驗了一場香席。 在上海,只有不到十位關係最鐵的朋友能進入他的香室。


古典傢俱和小巧玲瓏的江南園林構成了一個非常傳統的居家 空間。喝了茶,移至另一間園景小室,開了一瓶很好的紅酒, 記者才幾口就臉紅了。有點暈吧,而這正是聞香的最佳狀態。劉 教授身穿一件正宗的玄色長衫,笑得有點玄秘。


輕 移四扇雕花門板,進入香室。香室的要求是透氣而不通風, 牆上懸了一面皮鼓和一張古琴, 一張徽作白木束腰四仙桌上羅列著香具, 一手可握的品香爐均為劉教授自 已仿製的官、汝、定、均,外加龍泉,釉面溫潤如玉, 分別用來品鑒不同的香。還有同樣材質的取火罐、香炭盒、 香盒和香渣碟。由整塊純銀打造而成的七孔香插筒 還是南宋的遺物,包漿幽亮,分別插著紫銅竹節款式的香匙、香夾、 押灰扇、探針、頂花、灰鏟、香帚。 劉教授從一個瓶子裏取出一段香料示客,長約八寸樣子,木 質緻密,乳白帶黃,從外形看與一般的白木無異。然後他拿起一把 度手定制的大馬士革鋼刀,在香料上割了一片比指甲略大的木片, 放進一具聞香爐內。據說,香料的切割也至關重要,順向、逆向、 橫向所獲得的不同紋理會造成香氣的差異。


此前爐內已經鋪了用松針和宣紙煆成的灰, 埋入一小塊點燃的木炭,劉教授挾了香料蓋在炭上面, 再用灰押輕輕押出放射狀花紋的小山,操作時神情非常專注。 此時,主客已按禮儀坐定,我年少,居末座。 品香爐的傳遞是這樣的,主人用左手傳至主客的右手, 客人右手接過來,聞香三次之後再用左手傳於下一位的右手, 一種古意盎然的儀式感讓記者興奮不已,同時正襟危坐。


當這只仿官窯品香爐傳到記者面前時,按照劉教授的垂范, 右手緊緊握住香爐的頸,左手虛握成蒙古包狀,蓋住香爐口大半, 移至鼻下,深深吸入, 一股幽然的檀香味迅速滲入體內又從腦頂逸出。第二次、第三次…… 閉目凝神,臉向左側,再將鼻腔內已混濁的餘氣排出。體會, 再體會。記者瞥了一眼左側的劉教授,臉上佈滿了期待和鼓勵。 其實不用他暗示,記者的記憶在刹那間蘇醒了,仿佛身附羽翼, 騰空而起,翩然穿過經幡飛轉的雪域高原, 置身於大昭寺香煙繚繞的經堂。


名貴香料比美女還難找


再過一會,你又會聞到另一種香味。 品香的神奇就在於在半小時內,你能體會到不同的氣息。香是有生命 的,它在燃燒的過程中不停與你對話,你用心與它溝通, 它就會報答你劉教授如是說, 品香爐按順時鐘方向開始新一輪的傳遞。


品 香爐內只有香氣散出而看不見一絲煙霧,有煙者不能算是好香。 一爐香聞畢後,換上另一種香,繼續我們美妙的香氣之旅。 但要記者具體形容那種氣息,卻是相當費 力的事。按照日本香道的規矩,在聞香的過程中, 要即時在狹長的香箋上寫下心得。由於香道的氣息捉摸不定, 一開始是借用西湖十景來比喻,後來才用偈句來表 達。但如何做到準確而有富有詩意, 就需要靈敏的感官和豐富的想像力,還有詩性的表達能力。劉教授將 他自己累積多年的香箋給記者看,往往是一個單詞後,再用 一句詩來解釋。寫好香箋,應該是聞香已久的香客了。


中 國的海南、廣東、廣西一帶是曾香的產地之一, 以出產莞香樹的沉香為主,現在已經很少了。泰國、新加坡、越南、 老撾等國才是世界香料的主要集散地,但市場上 能看到的貨都一般,如有熟人介紹,取得香鋪老闆的信任, 才能一窺頂上、甲級等上等貨色。至於極品、特級等最高級別的香, 一般是深藏閨中人未識,能親眼一睹 是極大的幸運。而上等香的採購過程也很獨特,先由客人聞香, 然後取一紙自報價格。如果你的報價高得離譜, 會被業內人士看不起,報得過低,也有辱主人,沒有 紮實的專業知識是不敢下單子的。此段香料上市的7天內, 不斷有專家來聞香,下單子,7天后買家聚集一堂,當場開標, 勝出者接受大家的祝賀。劉良佑教授曾在 新加坡以每公斤18萬美元的價錢購得一段黃棋楠香料。


香道,說聲申遺太沉重


到了盛唐,熏香已經很普遍了。五代的羅隱有一首詩寫道: "沉水良材食柏珍,博山爐暖玉樓春。憐君亦是無端物, 貪作馨香忘卻身。"進入宋代, 由於士大夫對物質生活的高標準嚴要求, 又從精神層面著力宣導和提升,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琴棋書畫以及美食、酒、茶等都完成了奠基, 呈現出博大雄渾的態勢。熏香至此也成了一門藝術, 達官貴人和文人墨客經常相聚聞香,並制定了最初的儀式。


唐代鑒真和尚東渡,不僅把佛教傳到日本, 同時也帶去了與佛教有密切關係的熏香文化。在南宋初期, 日本皇室成員和貴族頻頻到中國來開展外交活動, 並從浙江天目山帶走了福建建窯燒制的茶盞和完整的茶道典儀。 今天日本人將建窯盞稱之為"天目茶碗",以為就是天目山出產的。 與茶道一起東渡的就有香事。


平安時代以後,香料在日本貴族中運用得比較多, 他們經常舉辦"香會"或"賽香"的熏香鑒賞活動,這是"唐風"經由"和風"熏化而形成的一種風尚。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語》中就多次提到熏香盛會。到了足利義政時代,熏香演變成按照一定方式的"聞香"風俗,逐漸形成日本的"香道" 。特別是享保年間的《香道條目錄》一書問世後, 香道取得了飛躍性的發展。但是日本本土並不產香,每年要進口大約500噸棋楠香


今天,日本的香道有100多個流派,大體分為"禦家流"與"志野流"。前者是貴族流派,圖風雅,重氣氛,香具豪華, 程式繁中求柔;後者是武家(士)流派,重精神修養,香具簡樸, 程式簡中有剛。在日本,習練香道是一門非常神秘深奧的藝術,從最初的聞香,到第二年練香灰造型,到第三年進入綜合練習,經過4年才給"初傳"證書,進級到師範"皆傳"級需要15年,升到"奧傳"一級則需要25至30年。


然 而在熏香文化發源地的中國大陸,唐宋以後的一千年裏, 特別是清嘉道以降,由於戰亂頻仍, 士大夫的精神生活趨於粗疏萎頓,香席的儀式與詩、詞、樂、舞、 棋等 純粹的藝術形式一樣也日漸式微,這爐香傳至清末, 終於在風雨飄搖中火盡灰冷了。而日本影響較深的臺灣地區, 倒至今還有少數人在研究香道,他們更希望與大陸 的文化人或香道愛好者一起交流並將其發揚光大。


插 花、飲茶、弈棋、熏香等生活藝術都源於中國,它們組成了漢民族世俗文化絢麗多彩的一部分,而傳入東瀛後,被人家玩到了道的層面,不僅儀式感大大增強,而且 成為上流社會及市民階層都樂於接受的修身養心的生活哲學。但今天,香道和茶道、花道等一些較為純粹典雅的生活藝術,它們的面貌對於國人來說卻有一種刺痛心 靈的陌生感,使我們從中看到一些在中國不可能看到的神聖而莊嚴的東西。


在接受記者採訪後的第二天,陳良佑教授就回臺灣教課了, 但他希望退休後能有更多的時間居住在上海, 並打算在上海發起組建一個香學研究會, 接下來就準備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
我 們可以先從浩翰的典籍中梳理歷史,再踏勘香事活動遺址, 還可從中藥典章中尋找旁支脈絡, 但最重要的是拿得出傳承有序的脈絡和今天的人類活動形態。 這裏有一 個文化積累的過程,光有錢不行啊,他可能會去抽雪茄、喝洋酒、 玩高爾夫。要靜下心來,關掉手機,細細聞吸這捉摸不定的氣息,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圍和心境。但 這事一定要做,否則被日本人搶去了,我們何以面對列祖列宗啊!" 劉教授說到這裏,眼眶裏閃動著晶瑩的淚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香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